学术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尼山报告”课题组︱多元文明共存与全球文明发展——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一)
日期:2024-03-08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汇聚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塑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光谱。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种文明形态,发源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以不同形式体现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图景。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借鉴融通,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态度互学互鉴,在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促进时代进步,是人类文明交响乐的主旋律。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

导言

今天,世界局势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复杂变化,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激烈动荡,力图走出这种全方位的风险和危机,深思人类的命运、民族的未来、文明的前途,我们不禁发出体现中华文明悠远回声的时代追问:礼何在?

回答这一问题,要正视各民族探索文明进步道路的历史事实,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开辟多元文明和合共生、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是悬于空中楼阁的理论玄思,而是在各文明的实践交往中积淀的共同经验,是约束各民族交互行为的共同规范,背弃共同价值就会造成文明的冲突。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哪个民族的特殊意志,而是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借鉴融通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志,遵循这些共同价值就要遵循每个民族的自由意志。

寻找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需要跋山涉水,它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人人皆有良知良能,诚问本心便可知,天地之理合于吾心。人类具有同一个心灵结构,这是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心灵的共识。在18世纪的西方,现代文明的启蒙者亚当·斯密就通过对人性的细致考察,发觉了人的心灵从自然激情的相互碰撞中所萌发的社会合宜性。而在稍早一些的东方,陆九渊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的哲学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植根于人类心灵的共识,是各文明在生活世界中演化出的共同秩序的观念基础。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将心灵的秩序一分为三,主张以理性来克制欲望,以合理念之美。而美好音乐的结构与健康心灵的结构相似,处处体现符合自然正义的秩序。这样的音乐有着强烈的力量,能够浸入心灵的深处,引导心灵和谐与善美,教化心灵涵养成日常的习性。中华文明早在西周制礼作乐时就察觉礼乐与心灵的契合,开始基于心灵的秩序而开化出生活世界的秩序,以道德礼法来规制人的行为,将礼乐升华到文明的高度。礼源于天地之序,乐成于天地之和。孔子多将礼、乐并称,推崇备至。礼乐教化通行天下,教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天人和合,这是中华礼乐文明的要义所在。效法自然的秩序而制作礼法,正是为了通过外在的制度与礼仪,使人的心灵在纷繁杂乱的冲突中重归天然的良好秩序。礼不可无乐,良好的行为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发于本心的善。起舞奏乐可以唤起心灵中向善的天然力量,涵养人的天生之德。

礼本于情,亦合乎于情。人情有七端,喜怒哀乐爱恶欲,不以礼达情,不可通顺和,不以礼节情,难张弛有度。礼之要在于知止,合于礼者,知其为,亦知其不可为,以天下普同之情,察他人所恶之德而恶之,察他人所好之善而好之。依据礼法而行事,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外在法度,符合大众认同的共同价值,而不越雷池。如此,世间万物虽有长短分殊,然并育而不相害,正是因为天地可以容纳差异,使万物和合共生。乐的精要在于和合,不求万物齐一,在多元中探求大道同归。按照乐的精神而行为,要求人与人的交往从本真的善意出发,追求和合之美。

《礼记集说》书影

礼乐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兼收并蓄的处世态度,是绵延数千年至今仍然活在中国人日用伦常中的习俗与规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标识。中华民族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谐局面,均可映现礼乐教化之效。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古为新,使礼乐文明从历史走向今朝,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表现都带有中国的特性,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使中华文明的实体性内容再度青春化。

礼乐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亦能为全球文明摆脱冲突与碰撞提供有益参照,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与融通,建构和而不同的文明发展格局。礼乐文明植根于人类的心灵契合,着眼于全人类共同价值,以知止与和合的精神品格理解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超越西方文明中心论,以礼规范全球文明秩序,以乐促进全球文明交往,使新的文明观念和文明实践在人类的内在精神世界重新生发,重估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与道德意识并赋予新的规范。

今天,世界在期待,一个在政治和经济上日益强大的中国,一个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上日益自信的中国,将为人类的发展提出怎样的时代主张,将为人类的命运贡献怎样的价值信念。今天,中国在深思,当现代世界体系日益暴露其弊端和危机,一个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的人类世界,应当如何从新的价值信念出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应当如何勾勒人类发展的共同愿景,以世界历史的新精神创造新的礼乐世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把握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

人类文明的长河滚滚向前,不舍昼夜,而未尝往也。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在几千年交流、融合、创新的历史中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多样文明。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任何文明都是基于不同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的,都是一个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的生动显现,都是人类在艰苦卓绝的实践历程中创造的共同财富。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文明处在自然的包围之中,崎岖的山脉、蜿蜒的河流,阻隔了文明的交流。各种文明散落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中,孤独而艰难地向前迈进。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或是一场剧烈的战争与冲突,都可能导致一个文明的毁灭。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况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现代商业和工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文明发展进程,高速发展的生产力驱动商业文明的脚步从西欧迈向世界,人类利用文明的力量征服自然,跨越大洲,远渡重洋。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在商业文明的驱动下,一切文明都被卷入现代分工与普遍交往的体系之中。由此,人类文明迈入了世界历史进程。

面对文明时代的洪流,马克思深刻指出: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世界历史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要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任何一个文明的民族都必须顺应时代大势,加强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否则,重回自我封闭的观念洞穴,文明之花必将走向枯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书影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重大变革,世界经济复苏迟缓,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单边主义与冷战思维的无形屏障阻碍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大势,人为制造了文明的冲突。在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之下,人类文明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成为亟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三千多年前,西周制礼作乐,积德行义,敬德保民,为天下社稷带来了长久的稳定。后来,时逢外敌入侵,王室东迁洛邑,治权大减,形同小国。诸侯分立,僭礼越权,恃强凌弱,彼此攻伐兼并,夷狄外族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由此,礼崩乐坏、天下大乱。面对邦无道的情势,孔子倡导仁学,主张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将礼乐文明的内在精神推及庶民百姓,为天下奠定了判断是非、曲直、善恶的标准。从此,天下有道矣。

以春秋为鉴,人类在文明时代面临的国际纷争更为复杂。一方面,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各个受压迫民族的意识日渐觉醒,追求本民族文明的独立,在文明实践的丰富成果上提出不同于西方普世价值的现代化观。文明的多样性日益凸显,文化的差异性日益加深。另一方面,人类文明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各种文明在合作和竞争中深度融合,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多元化与一体化、区域化与全球化、民族化与世界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文明前进必须审慎处理的张力。

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们对人类的命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各民族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轴心时代的文明遗产总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刻重新燃起复兴的激情,促进文明实现新的飞跃。今天,人类文明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文明应当认真回顾往昔之来路,从古典文明的兴衰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从轴心时代的思想精华中汲取养分,共同探寻人类文明困局的破解之道。

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自主探索

当今世界,在普遍交往中的不同文明已经形成了休戚与共、甘苦相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的发展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种文明必须走出孤芳自赏的藩篱,与其他文明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和平的交往,在他者中认识自己,互为参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不弃各民族的涓涓细流,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任何阻挠文明交流互鉴、拒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企图都无法改变人类文明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大势。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把握人类文明进程的态势,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千多年连续的文明发展历程,广土众民凝聚的公共生活,多元一体的统一秩序,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标志。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至今,在连续不断、规模广大、团结一统的中国发展进程中创生独特的文明体系,与古为新,彰显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华文明传统,有道法自然、参赞化育的宇宙观;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世界观;有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有正义明利、敬让不争的义利观。中华文明传统,有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价值原则,秉持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实践准则,坚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有反躬求己、以身作则的精神风范。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内在于这种通古今、究天人的精神中。

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陷入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境遇,一度落后于现代世界文明进程,中华民族进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困蹇处境。华夏儿女不惧困境,从历史变迁中找到通向未来的力量。在为救亡图存、徐图自强而四处奔走的过程中,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必须在世界历史普遍性境况中开辟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

在仁人志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求大同的探索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人找到了实现民族解放的理论指南。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实际,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马克思画像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将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传统看作与自己血肉相连的生命体并发扬光大。通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使古老中国步入现代文明进程,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在历史困局中开辟历史新局,在历史危机中把握历史先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凝聚不散。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可见,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新鲜活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促进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自主探索。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将第二个结合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根本原则,力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造中融通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如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如今,西方主导建构的文明秩序,已经由世界历史的推动力,落为全球化转型升级、国际合作共赢的阻力,沦为迟滞世界大变局的桎梏。自20世纪以来,对文明进程停滞的处境,西方国家已经有所觉察,但很多处理实际问题的举措充满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自负。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已经穷尽了人类历史的可能,人类文明停滞于同一种模式的全球复制,并且只能忍受其带来的困境。文明冲突论则认为,不同文明的价值观不能共通,最终必然导致现实的冲突。

如果说,现代文明只能停滞于衰退和冲突的困境,那是将文明的发展指向一种无的没落,就是放弃了对人类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华文明坚信天下有道,人类应该和谐共生。中华文明坚信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现代文明发展不只有一种模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造。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在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中究竟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于这个民族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引领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中华民族在身体力行地示范一种体现新形态的现代文明之外,还为世界文明贡献一种新的文明精神。这种文明精神导源于中华文明的悠久传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得到了重新激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为新中国实现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多的确定性。中华民族的文明复兴照亮了21世纪人类文明进程,为世界文明贡献古老又崭新的文明精神。

三、使中华文明的实体性内容再度青春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蕴,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色。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的实体性内容再度青春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根基。

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经验。中华民族依据内生力量推动文明进步,培育人们的现代素养与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走出了现代文明的对抗性困境。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依归,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纵观人类文明史,危机震荡的历史时刻,也是文明秩序重构的重要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经验,洞察世界百年变局的新趋势,深刻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共享的中国主张,为解决人类重大现实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遵循,以实现全人类发展、繁荣和幸福为宗旨,蕴含着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瞻性思考和对人类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主张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致力于不断提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和双边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主张国家间的合作应该以服务全人类为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国际关系中实际存在的安全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助力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和塑造国际安全新秩序。主张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习近平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262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形成国际合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超越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和塑造国际文明新秩序,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要让中国强起来,也要让世界好起来;既要给中国人民幸福感,也要让世界人民过好日子;既要造福当下世界,也要泽被天下未来。

《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我们始终相信,“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风雨同舟,合作共赢。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书写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文明华章。


[本文为“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的导言和第一部分,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全球文明与人类未来·尼山报告2023”课题结题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臧峰宇(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院长)、刘增光(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副教授)、辛亚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宫志翀(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讲师)、魏博(美高梅电子娱乐游戏app讲师)、邵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常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教授多方面指导,特此致谢。本文刊载于《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1期,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


转载:走进孔子杂志公众号